这部影片在刚看完的时候,没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留下,如同饮水,习以为常。只是在拉片的时候,越看越有味道。时常惊异,这就是生活啊,竟然可以如此神还原?!

观后感分为以下几部分:

一、寒暄客套与不说话,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屏障,也都是一种润滑剂。

二、编剧和导演是如何还原出生活的:抓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现象。

三、个人最喜欢的几个细节。

四、与《热情似火》的比较,两种喜剧形式的异同。


一、寒暄客套与不说话,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屏障,也都是一种润滑剂。

“早安”这一类的寒暄客套,可以是一道屏障,也可以是润滑剂。

  • 大人们用“早安”铸成一道屏障,每个人在跟他人相处的过程中,用这道屏障作为缓冲。

当大人不说废话的时候,比如富泽先生在酒馆里,说自己没有工作,退休金少,在家被妻子抱怨,在外找不到工作,简直是无处容身。这样的富泽先生,没有在说废话,却痛苦得大醉。人们说着“早安”,用来避免过深地剥露自己的内心,保护着自己。孩子们用“不说话”撤去了屏障,在邻居、学校里都造成了麻烦。

  • 另一方面,就像福井平一郎口中所说的,客套话每个人都说,“早安”是最有用的润滑。

最明显的是片末福井平一郎和节子在车站,聊着天气。两人说了一堆废话,就是为了能增加接触面积,与此同时,继续用这屏障紧紧包裹自己,以免太突兀了冒昧唐突。

不说话,可以是一道屏障,也可以是润滑剂。

  • 不说话也是一种屏障,孩子们用这道屏障去抵抗大人们的逻辑。

实和勇无法理解,为什么大人们整天说那么多没有真正意图的废话,而不能听一听他们真心想要电视的意愿。语言如果无用,那便弃用,一方面坚持自己的观点;另一方面,抵抗大人的废话入侵,用这反常来引起关注和重视。

  • 而在事态发展到更不可收拾的局面之前,不说话又是一种缓和冲突的润滑。

在孩子离家出走回来后,发现家里有了电视机。实际上电视机是在邻居富泽先生推销后,林先生和林太太就决定买了,孩子们离家的时候,它已经送到了。即是说,孩子们的不说话抗议是有效的,父母终于能将孩子们的意愿听进去。在这个情节里,不说话,反而是一种有效的沟通。相较于蹬腿撒泼、吼叫大叫着无聊,以及被父亲拽着胳膊训斥,不说话变成了一种有效的润滑剂。

最好玩的是,当孩子们在用“不说话”的时候,他们生活在家中,吃饭生活都是照旧的,就像打了个赌,即便伤人一千自损八百也要硬扛下去。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知道,这种抗议到后来,就会演变成一种维护面子的挣扎。要是开口了,那就战败了,会被嘲笑的。尤其是家里人,会长久拿这件事来笑话的。虽然家人没有恶意,却也是极其令人尴尬、伤自尊的事。

为了自尊,实和勇甚至开始动作比划。要伙食费的时候,这一幕非常有意思。三个家长都和蔼地关注着他们的比划,试图猜出来,但是两个孩子都坚决坚持着自己定下的规则。这样一个场景,可以看出家庭中可以有局部的争端,但是实质上还是一个共同体。

大人早已不生气了,可以开着玩笑面对他们的比划;而孩子则非要不依不饶。看上去是孩子在胡搅蛮缠,实际上是两种表达方式始终没有达成一致。与此同时,他们是一个家庭,没有绝对的利害分割,在表达意愿方面,家长试图掌握控制;在吃饭睡觉等生活的其他方面,他们仍然是一家人。

而其他人之间的往来,就不会有这样的条件了。实和勇一旦决定不说话,在家里没什么事,到了外面就出问题了。尤其是碰见原田太太这种多心的人,立马就误会,以为是林太太将事情告诉了两个儿子。

而林太太朝原田太太打招呼的时候,原田太太就爱理不理,林太太回到屋里,就坐在桌前深思了。 实、勇与原田太太;原田太太与林太太,这两组都显示着,一旦失去语言为纽带,双方又没有其他关系作为牵绊,就会造成关系的断裂。

像“早安”这种寒暄客套,在关系单薄的人之间,可以作为一种纽带;而在家庭亲人之间,则可能会是一种隔阂。于是,用上“早安”,增加了润滑;去掉“早安”,关系断裂。于是,用上“早安”,没人会在意孩子的想法;去掉“早安”,大人们终于听到了孩子们的声音。

二、编剧和导演是如何还原出生活的:抓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却容易忽略的现象。

举例——

a 无聊和迷信。

  • 大人无聊有烟酒,或者传闲话,或围坐看书看报。小孩无聊了就造出按额头放屁的游戏玩法、要电视、带着饭和茶出去“野餐”。

  • 孩子的世界中,没人会深究那些“小迷信”。比如,按额头放屁是件厉害的事、吃浮石粉或牛蒡可以变厉害。孩子们在将懂未懂的年纪,出于无聊,在孩子们之间设定了一些奇怪的规则,来彰显自己的厉害。

福井平一郎知道他们关于放屁的迷信之后,也只是笑笑。后来担心他们吃浮石粉吃出问题,才开口告诫他们。

  • 大人也有迷信,比如相信“电视会制造一亿个白痴”。

b 大人的世界中,稀里糊涂的揭过。

比如,没人会深究闲话的真相,到底是谁耽误了会费,林太太究竟是不是一个小气的人。也没有人知道两个推销员其实是一伙的,先来一个吓唬人的,再来一个和善的,卖防推销员的报警器。

c 孩子与大人的互动中,凸显出诸多小断层。

  • 交流的方式:实和勇的撒泼发泄、赌气不说话却又可以比划。幸造一直在被母亲打压,母亲只知道洗裤子麻烦,不会懂得没裤子穿对少年自尊心的打击。
  • 观念的不同:电视那家的女主人用“姐姐”来指自己,是自视年轻的,而实却叫她“阿姨”,还问她“姐姐”是指她自己吗。她嗔怒幽怨的表情,说当然是了。但实际上,孩子并不懂得女人怕老的心思,只是确认一下而已。

第92分钟时幸造光着腿坐在家里,面容愁苦,抠着膝盖,问母亲吃浮石不会死吧。原田太太说死了才好呢,又上不了学——大人和小孩的鸡同鸭讲。大人觉得荒谬的事,小孩是很认真地在问。

  • 巧合的误会:孩子不说话,被误以为是大人的态度。
  • 巧合的错过:林太太开始考虑在浮石上抹毒药了,两个孩子正好打算不继续吃浮石粉。

d 不同的人组成故事的网络。

有原田家这种三代人一家,有大久保三口之家,有富泽家两人一猫,有姐姐和弟弟生活在一起的福井平家,也有林家五人一家。

还有歌舞厅那对夫妇,没有孩子,妇唱夫随,跟其他家庭中男主人拥有绝对权威完全相反。

大久保先生放个屁,大久保太太都要多次跑去问询。导演设置这个“连放屁都要过问”的情节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,只是男主人穿个衣服都要太太递过来、洗澡也要问太太放好热水没有,这些细节倒是非常明显。

福井平姐姐跟林太太是同学,所以福井平家和林家有往来,顺便给福井平一郎介绍了翻译的兼职、让一郎给两个孩子辅导英语,于是公寓楼和坂道屋舍就联系起来了。

e 生活是带着某种循环的发展。

  • 孩子们不吃浮石粉了,改吃牛蒡,以后不吃牛蒡了,还会有其他的玩意儿。

  • 女人们一个闲话消歇下去,不久就会有新的闲话。

  • 工作的问题仍将继续。找工作的福井平一郎、有工作的节子和福井平姐姐、有工作但是即将退休的林先生、已经退休的富泽先生、重新找到工作成为推销员的富泽先生。

林先生不买电视机,也许因为受了富泽先生的影响,看他那么颓丧的样子,林先生可能在考虑自己退休之后的日子。回到家里,孩子们又那么不懂事地在撒泼顶嘴要电视机,于是林先生才会那么态度强硬地拒绝。

之后决定要买电视机了,林太太提起退休的事,林先生沉默,但最终还是买了。

  • 跟大人的沟通中,实和勇赢了,有了电视;幸造输了,没了裤子。但除了电视,下次还会有其他冲突;一时不穿裤子,总不能一直不穿。

片末,是孩子们摘牛蒡、大人们寒暄天气、风中晒着短裤,生活还将这样循环着,无限延伸下去。

三、个人最喜欢的几个细节

  • 09分钟,勇挂在嘴边的I Love You(说嘛想说,说嘛就只会这一句)。母亲好笑又无奈的样子。想起自己小时候卖弄学到的英语时也是这样。
  • 29分钟,老太太拿了刀,经过推销员的时候还晃了一下,推销员下意识一躲。推销员要走了,老太太还问他怎么走了、欢迎再来、把门关上。这个场景可真是太好玩太妙了。怎么走了,这是明知故问;欢迎再来,这是隐含嘲笑,敢耍这种胁迫把戏,有本事再来;把门关上,这是我的地盘,后生你要懂规矩。全是话外之音,无声的交锋,推销员溃败。
  • 39分钟,哥俩蹬脚撒泼的时候,真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(捂脸)。
  • 41分钟,勇说自己什么都没说,这个倒戈太好玩了。
  • 42分钟,实甩了下头发,这个可太魔性了。哈哈哈。
  • 43分钟,赌气不说话却又忍不住约定可以说话的手势,又约定放屁不算。这般小心约定,都是因为怕输,所以要说清楚。明明已经没什么可固执的,父母也不会计较这些规则,孩子却非要跟假想的敌人争个输赢。因为孩子的世界里,黑白是分明的,规则是明确的,约定了就要遵守,赌气了就有输赢,令人莞尔。
  • 45分钟,勇得意挥手,跟之前善一等人挥手的样子如出一辙,而且还有个得意的笑。神气活现。
  • 71分钟,林太太在考虑要不要在浮石上涂毒药,去毒老鼠。72分钟的时候,勇说不要吃浮石了。这真是好险啊,要是林太太真的涂了,而他俩又继续吃,那真是后果不堪设想。可是这又只是个巧合,孩子的逻辑,大人并不清楚,他们不会知道竟然是孩子在偷吃石头。而孩子们停止做一件事的理由,也是神奇的,因为听说了海豹死掉的传闻。海豹跟人是两码事,石头进入胃肠道后会排出体外。可是起码这个唬吓起效了,他们不吃浮石粉了。
  • 78分钟,勇吃得满手都是饭,还拿手兜水喝,这个真的是小孩子才做得出来的。 两个孩子吃简单的白米饭、喝水,就觉得很美味。米饭单吃的时候,是有甜味的,简单的茶水亦是清甜。只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种习以为常的滋味吧。只有小孩子,用手吃得格外有味道。
  • 86分钟,他们父亲吓唬说要将电视还回去,勇说他是吓人的,他都笑了。父亲还要刻意压下嘴角,虎着脸走掉。大人也有差点绷不住威严的时候,这时候就要靠压嘴角强撑了哈哈。
  • 93分钟,幸造向母亲要短裤,原田太太则说,病好之前,短裤也不用穿了。幸造低下头,扁着嘴,抠着自己的腿。父母权威面前,孩子的自尊常受到忽视,并且没有反抗的余地。

四、与《热情似火》的比较,两种喜剧形式的异同。

《热情似火》偏向夸张,许多细节、逻辑都要弱化。

比如在火车上的时候,她们的“私人派对”沸反盈天,但只有火车拉闸、众人全都回到铺位的时候,甜蜜阿苏和贝英史托才跳出来。如果他们早点跳出来,抓住众人训斥,就不好玩了。

比如奥斯古几乎是第一面就爱上杰瑞并且强烈追求,并且不介意他是个男的。

《早安》则是细节强化,通过生活好笑细节的神还原,让人莞尔;逻辑上也没有弱点,仿佛生活的本来面目。

两部影片的笑点都由两部分组成,一部分是好笑,一部分是可笑。

《热情似火》好笑的部分很多,比如男扮女装、各种女装过程中的遭遇。可笑的部分也有,比如一刀切的禁酒令,警察办案时却也会喝;黑帮势力之强大,证人活不到开庭的时候,才选择逃跑。只是喜剧的氛围弱化了这种尖锐的可笑。

《早安》好笑的部分,在上文例举了很多。可笑的部分,大久保太太的“过问放屁”,也许可以看做折射家庭主妇地位的细节;幸造的“病好之前短裤也不用穿了”,也许可以看出孩子在父母权威下的弱势。只是导演的呈现方式比较柔和。